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是一個系統性的過程,旨在識別、分析和控制隧道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安全風險。在隧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的過程中,要如何進行風險等級的劃分呢?
考慮風險發生的可能性
這是衡量風險等級的關鍵要素之一。通常會依據過往類似隧道施工項目的實際數據、經驗以及當前施工所處環境的具體情況來判定。
比如,參考歷史記錄,如果在某一特定地質條件下的多個隧道工程中,出現某種風險(像局部圍巖坍塌)的次數較為頻繁,那在當下處于同樣地質條件的新隧道施工時,這種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就會被判定為較高。又或者,通過地質勘察詳細了解到施工區域的圍巖破碎程度很高、地下水情況復雜等不利因素,也會相應提高諸如突水突泥、坍塌這類風險發生的可能性評級。
常見的可能性等級劃分可以大致分為五級,從低到高依次為:極少可能(在類似工程中幾乎從未出現過,預計發生概率低于 5%)、不太可能(偶爾出現,發生概率大概處于 5% - 20%)、可能(時有發生,概率在 20% - 50%)、很可能(經常出現,概率為 50% - 80%)、極有可能(大概率會發生,概率超過 80%)。不同的評估主體可能會在具體概率區間界定上稍有差異,但整體思路是相通的。
考量風險后果的嚴重程度
風險一旦發生,其造成的后果涉及多個維度,像是人員的傷亡情況、經濟損失的大小、對周邊環境的破壞程度以及對施工進度的影響等,這些都會用來衡量后果嚴重程度。
從人員傷亡角度來看,如果風險發生可能導致大量施工人員重傷甚至死亡,那后果就是極其嚴重的;若只是造成個別人員輕傷,相對來說后果嚴重程度就較低。在經濟損失方面,要是會造成施工設備大量損毀、工程需要大規模返工重建等情況,意味著巨額經濟損失,后果嚴重程度就高;而僅僅是少量材料損耗、局部修補的損失,嚴重程度則較低。
對于周邊環境,若影響到地表重要建筑物、交通要道,破壞范圍大且難以修復,后果嚴重程度無疑是高等級的;只是對施工場地周邊小范圍植被等稍有影響,那嚴重程度就較輕。同樣,嚴重影響施工進度,致使工期大幅延誤屬于嚴重后果,小幅度的耽擱則相對沒那么嚴重。
一般而言,后果嚴重程度也可劃分為五級,例如輕微(損失較小,影響范圍局限)、一般(有一定損失和影響,但可較快恢復)、較大(損失和影響較明顯,需一定時間和資源去處理)、重大(造成重大損失,恢復難度大)、特大(災難性后果,極難挽回損失)。
結合風險可接受程度
除了上述兩個方面,還要考慮風險的可接受程度。不同的施工主體、投資方以及社會層面對于風險的容忍度是不一樣的。
例如,對于一些重點民生工程的隧道項目,出于對公眾安全和社會影響的考量,對于風險的可接受程度往往會更低,哪怕是發生可能性相對不高、后果嚴重程度處于一般水平的風險,也可能會被列為較高等級,要求重點防控。而一些常規的、對周邊影響較小的小型隧道工程,對于同樣情況的風險,可接受程度或許會稍高一點,等級劃分也就會相應有所不同。
綜合風險發生的可能性、后果嚴重程度以及可接受程度等因素后,常見的風險等級劃分有四級,分別為低風險(發生可能性低、后果輕微,總體處于可接受范圍)、中風險(發生可能性和后果嚴重程度有一定水平,需要采取相應防控措施進行管控)、高風險(發生可能性較高或者后果嚴重程度較高,需重點防控并制定詳細應對預案)、極高風險(發生可能性大且后果極其嚴重,必須全力以赴采取嚴格的防控和應對手段,必要時可能需暫停施工進行處理)。
通過這樣系統全面的分析判斷,才能準確地對隧道施工中的各種安全風險劃分出合理的等級,進而有針對性地制定后續的防控與應對策略,保障隧道施工安全有序地推進。?